民政部:疫情期间慈善法相关的十个问题解答发表时间:2020-08-07 16:18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慈善募捐、慈善捐赠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局与慈善社工司共同梳理了十个重点问题,邀请有实务经验的专业律师撰写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慈善法专题普法宣传问题解答》,通过“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政务微信分期连载,并通过“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政务抖音同步发布,开展慈善法专题普法宣传。这些问题既针对疫情防控中开展的慈善活动,也适用于广大社会组织日常开展的慈善活动。敬请广大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关注。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 2020年5月7日 10问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慈善法专题 普法宣传问题解答 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 何国科 Q1 哪些组织可以开展公开募捐, 并注意哪些问题? 疫情爆发以后,很多有爱心的组织和个人都希望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想通过募集资金和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驰援武汉等地区。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并不是谁都可以开展募捐特别是公开募捐的。自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后,只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或者认定的慈善组织才可以开展慈善募捐,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可以开展公开募捐。 社会公众可以登录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cishan.chinanpo.gov.cn),查询某个组织是否属于慈善组织,以及是否具有公开募捐资格。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民政部、中国红十字总会关于红十字会开展公开募捐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各级红十字会向同级民政部门申领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后,也可以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如果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也想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也想进行募捐,可以跟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慈善组织和各级红十字会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依法制定募捐方案,并按规定向民政部门备案;应当在民政部统一或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按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开募捐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如果擅自开展公开募捐的,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按照慈善法的规定,此类情况下,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有关组织或者个人也可能会被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Q2 个人可否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渠道 开展公开募捐? 疫情期间,网友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或者转发各种信息,其中不乏涉及募捐的信息。对于个人在微信朋友圈开展“募捐”的行为,要区分个人发布的“募捐”信息的具体内容来判断其性质。 如果个人募捐款物的用途是为了帮助疫情防控等慈善目的,那么就属于慈善募捐。根据慈善法的规定,个人不可以开展公开募捐行为,当然也不可以通过朋友圈、微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募捐。如果个人想发动身边的朋友参与捐赠,那么可以将民政部指定的二十家慈善募捐信息平台发布的慈善募捐项目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发起慈善募捐项目。 对于个人募集款物的用途是为了解决本人、自己的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生活、医疗困难等,这种行为不属于慈善募捐,而是个人求助行为。对于个人求助,就其法律属性而言属于一般的民事赠与行为,构成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适用慈善法调整,个人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形式发布个人求助信息。 Q3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捐赠, 如何监督捐赠款物的使用? 疫情期间,社会公众希望捐赠款物的,可以在民政部指定的20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包括: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新浪微公益、京东公益、百度公益、公益宝、新华公益、轻松公益、联劝网、广益联募、美团公益、滴滴公益、善源公益、融e购公益、水滴公益、苏宁公益、帮帮公益、易宝公益、中国社会扶贫网)了解相关的慈善募捐项目信息进行捐赠,也可以通过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开通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了解募捐项目信息进行捐赠。另外,社会公众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对于慈善组织开展的募捐项目,可以通过“慈善中国”查看该募捐项目是否办理了备案手续,核实项目信息。捐赠人、社会公众有权了解监督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一方面可以在“慈善中国”和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上,查看慈善组织是否及时发布了募捐款物的使用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向慈善组织了解募捐款物的用途。 如果慈善组织不能定期公开募集款物用途,拒绝向捐赠人反馈信息的,捐赠人可以依法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如果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滥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了便于维护捐赠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发挥慈善财产的效用,建议和提倡捐赠人更多地通过慈善组织进行捐赠。 Q4 什么是关联交易? 慈善组织涉及关联交易应该如何处理? 关联交易,一般是指具有投资关系或者合同关系的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的交易,又称为关联方交易。慈善组织会有一些重要的关联方,主要包括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等。慈善组织作为法人实体,会有一些民事行为、商业活动,存在很多交易行为,就有可能产生关联交易,例如在疫情防控中,慈善组织购买关联方生产、销售的防护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等。 正当的关联交易,交易双方互相了解、彼此信任,可避免信息不对称,出现问题便于协调解决,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相比与陌生的市场主体交易,可能是对慈善组织有利的,法律并不禁止;不正当的关联交易,会使慈善组织丧失公信力,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破坏慈善环境,影响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因此,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的关联交易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根据慈善法的规定,慈善组织的关联交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不得使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损,例如禁止慈善组织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关联方的产品或者服务等;二是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管理人员等关联方,不得参与相关交易的决策,对决策应当回避;三是关联交易必须做好信息公开,以接受社会监督。 Q5 什么是不得指定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慈善组织如何核查此类情况? 慈善组织的财产属于社会公共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为避免慈善组织财产受到侵害,慈善法和相关法规规定了一些禁止性规定,避免慈善组织的财产被特定单位或个人侵占。“不得指定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就是其中一项规定。 所谓“利害关系人”,原则上指的是与捐赠人或慈善组织管理人员存在重大利益关系或者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和组织,例如捐赠人或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家庭成员、同事、具有投资或被投资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发生重大交易的交易方等。“不得指定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即是指捐赠人在捐赠款物时,慈善组织在实施慈善项目时,不得将自己捐赠、管理的款物直接用于自己的上述利害关系人。 慈善组织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履行利害关系核查义务:第一,慈善组织可以告知捐赠人不能指定利害关系人为受益人,同时要求捐赠人在捐赠协议中对此作出承诺;第二,慈善组织应该建立管理人员利害关系核查制度,在确定受益人前,慈善组织应该在管理人员中进行内部核查,避免将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确定为受益人;第三,对于指定或确定单位作为受益人的,慈善组织应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判断捐赠人或者慈善组织管理人员是否与受益人有明显的利害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要区别“关联交易”与“指定利害关系人为受益人”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依法开展的公平的关联交易,慈善组织可以从交易中依法取得收益,是有利于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行为。但是指定利害关系人为受益人,是一种单方面侵害慈善组织财产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 Q6 什么是管理费用? 疫情期间,慈善组织能不能收管理费用? 疫情期间,社会公众涌现极大的爱心和热情,出现大量的捐赠意向。一些人提出,慈善组织能否把捐赠资金全部用于疫情防控,不收取管理费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管理费用的概念,以及慈善组织的运作方式。 慈善组织的管理费用,不等于业务提成和分红,而是为了保证慈善组织正常运转所发生的必要开支和费用。例如,办公经费、人员的工资、奖金、社保、公积金,办公场所的租金、水电费、物业费,资产折旧、修理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由此可见,没有管理费用,慈善组织不可能正常运转。慈善组织只要存在,就需要有维持运转的管理费用。 根据慈善法的规定,慈善组织可以与捐赠人在捐赠协议中约定单项捐赠财产的管理费用。如果捐赠协议中没有约定管理费用的,慈善组织可以根据慈善法和相关法规政策规定,根据当年慈善活动的年度总支出金额,具体确定管理费用的比例。例如,根据《慈善法》和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的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一般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其他慈善组织,年度管理费用根据不同标准确定比例,最高的不超过20%。 当然,慈善组织也应该积极做好社会捐赠财产的管理工作,提高项目执行效率,提高财产使用效益,依法履行信息公开等法定义务,同时尽可能降低运行成本,从而赢得公众和捐赠人的信任。只有建立起这种信任,慈善组织才能更好地解决生存、发展的资金问题。 Q7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 对于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使用有哪些规定? 违反这些规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根据慈善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疫情期间,慈善组织以及相关的受益人在接收、管理、使用捐赠物资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接受的捐赠物资应当跟疫情防控相关。慈善组织在接受捐赠的时候,应当做好基本的需求评估,接受的捐赠物资应当尽可能是可以直接用于疫情防控的物资。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果,减少和避免无关的工作负担,以及物资的堆积和不必要的浪费。 2.保证捐赠物资质量合格,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疫情防治是一个专业工作,医护人员在前线抗战疫情,需要合格“装备”才能打赢战争,捐赠的劣质产品,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捐赠人捐赠的物品,应当确保物品在到达最终受益人时仍处于保质期内且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所以对于捐赠人也好,慈善组织也好,在捐赠或接受捐赠物资的时候,应当确认物资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慈善组织应当对捐赠物资进行检查,要求企业提供产品质量认证证明或者产品合格证,以及物资的品名、规格、种类、数量等相关资料。 3.慈善组织接受捐赠物资后,应该给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捐赠票据的价值根据以下规则来确定。(1)捐赠人提供了发票、报关单等凭据的,应当以相关凭据作为确认入账价值的依据,捐赠方不能提供凭据的,应当以其他捐赠财产同类交易价值的证明(即公允价值)作为确认入账价值的依据;(2)捐赠人提供的凭据上标明的金额与受赠资产公允价值相差较大的,应当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3)捐赠人捐赠固定资产、股权、无形资产、文物文化资产,应当以具有合法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评估作为确认入账价值的依据。无法评估或经评估无法确认价格的,不得计入捐赠收入,不得开具捐赠票据,应当另外造册登记。 4.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署捐赠协议或捐赠意向书,明确捐赠物资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签署书面协议。疫情期间,情况紧急不能签署书面协议的,可以让捐赠人出具捐赠意向书或线上签署电子协议方式处理,快速的完成相关的法律手续。 5.捐赠人不得指定其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为了保证慈善捐赠的公益性,捐赠人不得指定其近亲属、公司职员、子公司分公司等具有控制或被控制关系的组织作为慈善捐赠的受益人。比如说,企业捐赠口罩给慈善组织,并指定慈善组织将口罩发放给自己公司的员工使用。 6.慈善组织不得给捐赠人提供利益回报。捐赠是自愿和无偿的,捐赠人不得以捐赠名义要求慈善组织给其提供利益回报,慈善组织在面对有利益回报的捐赠时,也应该予以拒绝和纠正。 7.不得以捐赠物资为名从事营利性活动。慈善捐赠是无偿的,国家对捐赠给予捐赠抵税的优惠政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捐赠替代销售,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性活动。 8.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将物资用于疫情防控。疫情期间,医疗防护物资需求“十万火急”,慈善组织对于接受的物资,建立快速便捷的分配通道,按照各地联防联控机制的要求,与疫情防控定点诊疗医院等接收单位有效对接,做到“快进快出、物走账清”,第一时间将捐赠物资送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线,防止积压。对于定向捐赠物资,按捐赠人意愿委托送达或由捐赠人直接送达最终使用单位。对于可以直接送达最终使用单位的非定向捐赠物资,慈善组织协调捐赠人直接送达最终使用单位或指定地点。 9.保证捐赠物资用于捐赠目的,不得擅自改变捐赠用途,不得私分、侵占、挪用、截留。疫情期间,慈善组织、医院等主体接受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等捐赠物资,应当全部用于指定的捐赠用途,任何人都不得挪用、侵占,更不得将捐赠物资私分、销售。 10.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慈善组织要做好捐赠款物收支情况的数据汇总和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情况,特别是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的接收分配明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如果慈善组织在接收、管理、使用捐赠款物违反上述规定,将面临民事、行政、刑事三种法律责任: 一是民事责任。如果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滥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慈善组织承担违约责任。 二是行政责任。如果慈善组织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用途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并进行整改。慈善组织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或者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慈善组织不依法向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或者不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 三是刑事责任。根据2020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以及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贪污、侵占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款物或者挪用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贪污罪、侵占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挪用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救灾、优抚、救济等款物,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定罪处罚。 Q8 对于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境外其他方面捐赠的财物, 慈善组织应该如何依法接收并办理手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也积极捐赠医疗物资,帮助开展疫情防控。根据《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规定,境外非政府组织要在中国境内开展活动,应当在公安部门登记设立代表机构,并将该捐赠活动向登记的公安部门备案,或者跟国内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合作,开展临时活动备案。 慈善组织属于《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规定的中方合作单位。如果慈善组织需要接收来自境外非政府组织捐赠的物资,也应当向所在地公安机关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办理临时活动备案。慈善组织跟境外非政府组织合作办理临时活动备案的,可以在开展活动前十五日向慈善组织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办理备案手续:1.境外非政府组织合法成立的证明文件、材料;2.境外非政府组织与中方合作单位的书面协议;3.临时活动的名称、宗旨、地域和期限等相关材料;4.项目经费、资金来源证明材料及中方合作单位的银行账户;5.中方合作单位获得批准的文件;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材料。因疫情紧急来不及提前十五日办理备案手续的,建议及时与所在地公安机关联系咨询,是否可以先捐赠后补办手续。 慈善组织接受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其他组织、个人捐赠的,也应当及时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无业务主管单位的,直接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免税政策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6号)等文件规定,境外捐赠人无偿向受赠人捐赠的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可免征进口税收。如果慈善组织并不属于民政部或省级民政部门登记且被评定为5A级的社会团体或基金会,省级的慈善组织可以向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由省级民政部门指定为受赠人并函告所在地直属海关及省级税务部门。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其他捐赠人,可以凭着慈善组织开具的《受赠人接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口物资证明》及《进口物资分配使用清单》免征进口关税。 Q9 捐赠物资如果不符合实际需要或有剩余, 应该如何处理? 疫情期间,慈善组织应当尽可能募集可以直接用于疫情防控的物资并妥善保管和使用。对捐赠的物资,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确保用于疫情防控。如果一些捐赠的物资确实难以用于疫情防控,或者随着疫情防控的进展有剩余,应当采取针对性方式处理。 比如捐赠物资不易储存、运输或者难以直接用于疫情防控的,根据《慈善法》的规定,慈善组织可以依法通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拍卖、变卖,例如一些艺术家捐赠的一些书法、字画艺术品等。无论拍卖还是变卖,所得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应当全部用于疫情防控。 如果捐赠的物资有剩余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处理;募捐方案未规定或者捐赠协议未约定的,慈善组织应当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无论捐赠物资出现什么情况,都必须依法用于慈善目的,慈善组织及相关人员都不得私分、侵占或者挪用。 Q10 疫情期间,慈善组织、红十字会 如何依法履行捐赠信息公开义务? 按照《慈善法》的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应当在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在统一信息平台公开下列信息: 1. 募得款物情况; 2. 已经使用的募得款物的用途,包括用于慈善项目和其他用途的支出情况; 3. 尚未使用的募得款物的使用计划。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前款第1、2项所规定的信息。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疫情期间,上述信息公开周期要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期待。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尽可能缩短信息公开周期,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情况,特别是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的接收分配明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要主动发声,解疑释惑。此外,慈善组织如开展定向募捐,需要及时将募捐情况、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告知捐赠人。如果捐赠人要求慈善组织将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的,慈善组织也应该向社会公开。 为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针对疫情期间实际情况,建议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安排专人负责,快速做好捐赠款物收支情况的数据汇总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情况; 2.为了回应社会公众和爱心人士的关注,鼓励慈善组织将物资采购、运输、发放等全流程进行公开,可以采用直播、短视频、图片、音频、网络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让捐赠人实时感受到捐赠款物的去向,感受到爱心的价值和意义; 3.慈善组织可以在慈善中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履行法律规定的信息公开义务,并同时可以在慈善组织的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公开受赠款物的使用情况。 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在做好信息公开的同时,还要注意,如果捐赠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捐赠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慈善组织应当按要求做好保密处理,不得向社会公开。同时,还要注意著作权问题,不能侵犯他人著作权。 |